傳統葬禮中的哭喪棒用什么材質的好504-鳳凰嶺公墓
傳統葬禮中的哭喪棒,也叫哀杖、孝棒、孝子棍等,哭喪棒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,史上最早關于哭喪棒的記載,源于《左傳·襄公十七年》:“晏子居晏桓子之喪,粗衰,斬,苴絰帶,杖,菅屨,食粥,居倚廬,寢苫枕草。”關于哭喪棒材質的選擇,明·程登吉在《幼學瓊林·卷三·疾病死喪》中云:“父之節在外,故杖取乎竹;母之節在內,故杖取乎桐。”足見古人對哭喪棒材質選擇的講究。那么現代人葬禮上的哭喪棒,究竟用什么材質的好呢?接下來一起看一下。
在中國農村的許多地方,仍然保留著傳統的習俗。那些盛行的地區,葬禮上自然少不了哭喪棒。當地人對哭喪棒材質的選擇,多會根據傳統習俗而定。有的用竹竿、有的用桐桿、有的用柳桿,當然還有用帶根高粱桿的。那么竹竿、桐桿、柳桿、帶根高粱桿都有哪些寓意呢?
依照傳統葬禮習俗,葬禮上的每一件用品,都有其特定的寓意和文化內涵,諸如竹竿、桐桿的相同之處是:有節、中空。兒孫用竹竿、桐桿做哭喪棒,一方面表示逝者有“節”,品格高尚;另一方面表示逝者一生謙虛謹慎、虛懷若谷。用帶根的高粱桿做哭喪棒,不僅表示逝者有“節”,還有落葉歸根的寓意,此外,帶根的高粱桿在農村比較多,便于喪家就地取材。兒孫用柳木做哭喪棒,一方面因為“柳”與“留”諧音,有表緬懷、挽留的寓意;另一方面沿襲古代“柳”送別的寓意,宋代著名詞人柳永在《雨霖鈴》中有“今宵酒醒何處?楊柳岸、曉風殘月。”的描述,意在表達送別時難以割舍的情懷。
上述四種哭喪棒材質,究竟用哪一種好呢?想準確回答這個問題,著實有一定難度,畢竟各地喪俗不同,哭喪棒取材條件也不相同,斷然說某種材質的好,是不嚴謹也不科學的。我們還是本著從實際出發的原則,依當地習俗選擇合適的材質為好,諸如南方人多用竹竿、桐桿做哭喪棒,而北方人則多用柳桿及帶根的高粱桿做哭喪棒。無論選用何種材質做哭喪棒,兒孫們敬重逝者、傳承孝道、寄托哀思、親情難舍的初衷是一樣的。
如果說按照當地習俗確定材質,而喪家卻沒有該材質又該怎么辦呢?依照傳統葬俗,如果沒有用于做哭喪棒的材質,喪家通常要去村里有材質的人家去砍,等砍夠所需的材質后,還要付給人家些錢,寓意是兒孫拿錢買來的,老人可以放心使用。不但用別人家哭喪棒材料要給錢,就是用鄰居家的鐵鍬挖墓穴同樣也要給錢,錢給的多少無所謂,但是一定要給,因為老人已經走了,不能欠生者的人情債或經濟債了,那樣逝者在陰間會不得安生的,這跟很多地方“買水”的葬俗大概是一個道理。
文章來源:網絡 | 更新日期:2023-05-29 18: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