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代中國漢人的喪葬習俗:開路2216-殯儀館安靈苑
中國漢人的喪葬習俗非常繁復。
其固定格式有:原墳、燒七、燒百天、燒周年、燒三周年。
自古中國喪葬習俗有:出殯日起三天原墳的習俗,即: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,上梁、擺供品、上香、踩院子、燒紙等程式。
人死之日起,每七天燒一次紙,燒七次,過七殿,共七七,四十九天,此為燒七。
燒百天、燒周年、燒三周年有何意義?人死到陰曹地府后,共有十位王官(陰府之檢察官)和四位審判官,其職是:將亡者提詢,以生前所作所為,善善、惡惡、加以偵訊,共有十位王官,掌理十殿,首先要過前七殿:第一殿秦廣明王、第二殿楚江明王、第三殿宋帝明王、第四殿伍官明王、第五殿閻羅帝君、第六殿卞城明王、第七殿泰山明王、兒女燒七,希望父母在陰間能安然舒適,過王順利。做七拜明王,查其生前|“善悪”的行跡,四十九天后移送陰曹法院經四審,每十日為一旬,調審一次:一審,(頭旬,第五十九天)崔氏判官;二審,(二旬,第六十九天)李氏判官;三審,(三旬,第七十九天)韓氏判官;四審,(四旬,八十九天)楊氏判官;再過一旬就是九十九天燒百天(叫做短百天,長周年),再拜,第八殿平政明王、燒一周年拜,第九殿都市明王、燒三周年拜,轉輪明王后、決定如何投生,轉入來世。
喪葬禮俗多循古禮,晚清時代喪服、喪期均遵《文公家禮》。
大致程序為:長輩彌留之際,子孫必須到場送終。死者斷氣(即《家禮》中所說的“初終”)后,立即燒錢紙,稱為“落氣紙”;在死者身旁點一盞油燈,稱“長明燈”。家中及時確立喪主等經辦喪事的人員。親屬按與死者關系的親疏穿戴孝服,一面派人購制棺木一面通知親友前來參加葬禮,一般人家口頭通報,富家大戶發訃告,然后為死者洗澡,穿戴*衣*帽,并在其右手放入一根棍棒或柳樹枝,上串一燒餅,稱“打狗棒”。覆衾死者身上,臉上則覆蓋白布,此為“小殮”。設祭,哭喪,守靈。一般攤尸半天到三天不等,家中必要到場的人到齊后即將死者放入棺材,此為“大殮”,設奠,家人嚎哭。釘棺蓋,設祭堂,早晚奠,接受親友吊喪。擇墓地,出殯(俗稱“上山”)日,沿途為死者開路。棺木出門時要摔缽。出門后前面有人擎銘旌,丟紙錢(俗稱“買路錢”),中間有孫子或重孫騎坐在棺木上,后面孝子賢孫、親戚朋友依此跟進,棺停墓穴旁,先用稻草燒墓穴,謂之“暖井”,有的還殺一只公雞將雞血灑在墓穴周圍。棺木放在墓穴后,孝子先撒一把,然后工填埋,堆成新墳。
三天后親人再至墓地上墳添,稱為“復三”或“復山”、“復”。三年孝滿除服,要請和尚做法事或請道士做道場,超度亡靈。此時可將靈牌、條幅連同孝服、孝鞋一并焚燒,俗稱“燒靈”。 每年清明節、中元節、過年(在年前)都要祭奠死者和祖先。
漢人喪儀共分十類:
停尸儀式;2.報喪儀式;3.招魂、送魂儀式;4.做‘七’儀式,5.吊唁儀式;6.入斂儀式;7.喪服儀式;8.出喪擇日儀式;9.哭喪儀式;10.下葬儀式。
以上還僅是民間套路,如果是王侯之家,其喪儀規模不只宏大,繁瑣程度還要翻數倍。往往安葬一位死者,花費乃至數十年間家族積蓄。
大家都看過《紅樓夢》,賈府為秦可卿辦喪事,幾乎耗盡家財。
按照當今中國的經濟學觀點,花錢越多越好,可以拉動GDP啊!
漢人為何把喪儀搞得如此繁瑣隆重、乃至于傾家蕩產?
首先這與中國的傳統文化——獨尊儒術有關。
孔子早年就是一個吹鼓手,專門給喪家吹喇叭送葬。
儒家認為: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,意即: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,追念久遠的祖先,自然會培育出忠厚老實的百姓。
喪儀的終極目的就是培養忠厚老實的百姓。乃是出于政治的需要。
其次,與中國漢人的陰陽思想有關。
中國人把*分為兩個:陰間和陽間。人死不過是人生旅途的轉換,靈魂進入陰間,開啟新的鬼生。因此,必須“視死如生”。死者到了陰間,還是如人間那樣生活。因此,必須把陽間的一切帶入陰間。于是,就需要大量的陪葬品,比如車馬、姬妾仆人、財富、器物......應有盡有。當代中國,也要把汽車、別墅、電器甚至于小姐送到陰間,讓死者享受。
第三,與中國漢人的蠱祟思想有關。
蠱祟思想其實就是因果報應,如果死者在陰間不安寧,他就會跑到陽間作祟,讓你和你的家人遇邪生病,甚至把你和你的家人搞死。因此,你必須尊重死者,滿足死者的所有需求。
第四,與中國根深蒂固的面子文化有關。
喪儀的規模越大,后人的面子就越大。人活一張皮,皮就是外表、面子。所謂“身上無衣被人欺,肚中糠菜無人知”。許多中國漢人對父母平時歹毒如蛇蝎,不管不問,而死后卻大操大辦,這完美體現了中國道德的虛偽性。
當今中國的兩廣閩浙一帶的喪儀,人們已經不再滿足于燒紙錢,撒紙錢,而是沿途撒真人民幣、撒美元、撒港幣。這表明中國國力強大,百姓富裕,生活水平如芝麻開花——節節高啊!
當今中國,沿途已經成為所有中國漢人的行為模式——不沒法在人世間混??!
文章來源:網絡 | 更新日期:2023-05-29 18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