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喪是什么?724-奉正塬公墓
孔子說:“三十面立,四十不惑,五十耳順,六十知天命,七十古稀。”這些歲數對中國人來說應該具有特別的含義。人到了80歲以后就是高*了,所以這個歲數去世的人的葬禮也叫喜喪。但也有說喜喪需過百歲。
《清稗類鈔·喪祭類》記載“喜喪”,“人家之有喪,哀事也,方追悼之不暇,何有于喜。而俗有所謂喜喪者,則以死者之福*兼備為可喜也。”老北京人謂“喜喪”是“福*全歸”(“全”字應作“圓滿”解)。即全福、全*、全終。簡單說來,就是上了歲數的人*終正寢。
《莊子·至樂》:“莊子妻死,惠子吊之,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。惠子曰:‘與人居,長子老身,死不哭亦足矣,又鼓盆面歌,不亦甚乎!,莊子曰:‘不然。是其始死也,我獨何能無概然!察其始而本無生,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,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。雜乎芒茐之間,變面有氣,氣變而有形,形變面有生,今又變而之死,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。人且偃然寢于巨室,面我嗷嗷然隨而哭之,自以為不通乎命,故止也。”
譯文:生子的妻子死了。惠子前往表示吊唁,莊子卻正在分開雙腿像簸箕一樣坐著, 一邊敲打著瓦缶一邊唱歌。惠子說。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輩子,生兒育女直至衰老而死,人死了不傷心哭泣也就算啦,又敲著瓦缶唱起歌來,不也太過分了吧!”莊子說:“不對哩。這個人她初死之時,我怎么能不感慨傷心呢!然而仔細考察她開始原本就不曾出生,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來就不曾具有形體,不只是不曾具有形體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氣。
夾雜在恍恍飽惚的境域之中,變化而有了元氣,元氣變化而有了形體,形體變化而有了生命,如今變化又回到死亡,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運行一樣。死去的那個人將安安穩穩地寢臥在天地之間,而我卻鳴嗚地圍著她啼哭,自認為這是不能通曉于天命,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。”這就是民間樸素的“紅白喜事”。
文章來源:網絡 | 更新日期:2023-05-06 14:40